- 六法令他歡喜
- ﹝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﹞ 〔一、 身業行慈〕, 謂於諸賢聖及同修梵行人處, 起慈善心, 以為禮敬燒香散華, 種種供養; 若見其病苦, 隨時供給, 令他歡喜, 是名身業行慈。 (梵行, 即淨行也。 ) 〔二、 語業行慈〕, 謂於諸賢聖及同修梵行人處, 起慈善心, 以語讚歎, 彰其實德; 他不聞者, 令他得聞; 復讀誦經典, 晝夜精勤, 令他歡喜, 是名語業行慈。 〔三、 意業行慈〕, 謂於諸賢聖及同修梵行人處, 起慈善心, 不生妒害慳嫉之想, 於諸眾生起悲愍心, 起利益心, 令他歡喜, 是名意業行慈。 〔四、 如法利養〕, 謂凡所有資生之物, 乃至得少飲食, 於同修梵行之人, 情無彼此, 悉皆共他受用, 令他歡喜, 是名如法利養。 〔五、 受持戒法〕, 謂於所受戒法, 始終堅持不毀不犯, 而於同修梵行之人, 不生輕鄙, 令他歡喜, 是名受持戒法。 〔六、 能生正見〕, 謂於一切道法, 發起正見, 無有疑惑, 而與同修梵行之人, 共同此見, 令他歡喜, 是名能生正見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